必读(精选)迷茫,不过是我们走到了生活的拐点,如果您需要激励,这里就是您的最佳选择。困了累了,到这儿充充电,再继续往前走,人生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。
文/Windy Liu
18岁的时候,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,考什么大学,去什么城市;
20岁的时候,不知道是该考研,工作,还是出国,不知道未来在哪来;
25岁的时候,不知道工作适不适合自己,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;
30岁的时候,不知道工作怎么突破瓶颈,不知道怎么达成工作生活的平衡;
35岁的时候,不知道事业怎么继续往上发展,不知道会不会被社会淘汰;
……
迷茫,是人生周期性的一种常态。每过一段时间,它就会悄悄涌上心头,让我们焦虑,恐慌,怀疑自己。
一
说实话,我刚刚经历完一个月的迷茫期。
假期回来之后,人生的重心突然失去平衡,工作上越来越没有成就感,个人的兴趣发展也变得寡淡无味,成绩平平,整个生活的方向感和意义感突然模糊起来,让人有种失焦的感觉。
迷茫期的我,更像是漫无目的在海上飘荡的小船,不知道下一个风浪什么时候到来,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游走,更不知道自己最后能到达哪里。
发展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谈到认知的发展过程时指出,当一些新的体验或是不熟悉的事物出现的时候,人们需要去调整既有的认知框架,从而让新的信息可以被我们接纳和理解。
这种调整,意味着原有的认知框架会被打破,这也就必然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感。而当旧的认知框架被打破,新的认知又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,人们就会感到迷茫。
就像很多人离开学校步入职场,因为场景的转变,所以会倍感无力,茫然无措。
总是有一些外在的环境的变化,一些新的信息反馈的冲击,让我们陷入到人生卡壳的状态,对原来信奉的东西开始质疑,对过去坚持的选择不再笃定。
所谓迷茫,不过是我们走到了生活的拐点。
在这个特殊的时空点上,我们总是会感觉到压力,恐惧,甚至有无能为力的绝望感。
就像最近公司部门重组,人员的变化,角色的调整,这些本以为做好准备应对的变化,因为不符合我的预期而给了我一种很大的不确定感,这时候,我就走到了这么一个转折点,迷茫突然从中跳了出来,然后,就如同一团迷雾,从工作扩散到生活,成了很多负面情绪的导火索,给原本安宁的生活徒增了一层灰色。
二
很多时候,我们说自己焦虑了,迷茫了,恐慌了,那只是我们对现状的感受,而这种感受本身就是复杂而模糊的。
既然当下的迷茫,是告诉我们走到了生活的拐点,那我们就应该思考当下的拐点到底是什么情况,它呈现出来的问题到底是什么?
英国科学家培根说:“思想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作。”
把自己内心的感受,想法写出来的过程,其实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,争辩,商议的过程,这也是一个认知客观化的过程。
当你的迷茫和现状跃然纸上,这时候,你就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审视自己的迷茫,评估自己的现状,从而进一步分析自己茫然的根源到底在哪里。
就像前面我提及了工作上的变化让我感到迷茫,那我就要去把这种迷茫的感受和背后的现状写出来:
1.人员上分配不均,让我手下的人手不够,这意味着我们小组要比目前承担更多的工作量;
2.原本希望借部门重组来获得角色上的变化,结果并未如愿,这也让我感觉到未来职业发展上可能出现瓶颈。
一旦我把当前自己所遇到的迷茫状况写清楚,就很容易发现自己迷茫背后的根源是什么:
一方面是工作的压力加大,另一方面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忧虑。
只有当我们去发掘迷茫背后的问题,我们才有机会去解决问题,驱散迷茫,然后在生活的拐点上做出恰当的行动和选择。
面对迷茫,大部分人的态度是逃避,不去正视真正的问题,而是在生活的拐点上选择原地不动。
有的人会选择破罐子破摔,用娱乐,网游,放纵来麻痹自己,想要借此来远离内心的恐慌和焦虑,得过且过。
可事实上,越逃避越迷茫,他们会陷入一种迷茫的漩涡中无法自拔。
还有一些人会选择用健身,看书,整理这些看上去很上进很努力的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,因为他们会认为,当自己在看书,健身,忙碌的时候,自己就是在“变好”。
可事实上,这些行动都只是在打擦边球,根本无法解决迷茫背后真正的问题。
只有当你愿意把迷茫的感受,从大脑里的思维转换成一种客观的认知的时候,也就是说你能够清楚地描述出你的迷茫的时候,你才能真正地定位到迷茫背后问题的根源,从而有机会在生活的岔道口上选择一条正确的路继续前行。
三
每个人迷茫的根源都千差万别,要解决的问题也都各不相同。
但是,解决迷茫问题背后的原则却是极其相似的。
1.留一段平静独处的时间
迷茫的时候,最容易被各种负面情绪所纠缠,内心各种冲突,内耗严重。
心不定,你再怎么去行动,努力,往往都力不从心。
不要急着去做很多事情,你更需要的,是给自己预留一段平静独处的时间,有意识去达成王阳明所说的「动亦定,静亦定,无将迎,无内外」的宁静状态。
在这段预留时间里,你允许自己内在有冲突,你会去觉察内心的各种情绪,审视自己面临的真正问题,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从而能够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沟通。
这是一个内在整合和反省的过程,只有你给自己这样一段时间,你才有机会对自己有更深层次的认识,从而渐渐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。
而最终,你会慢慢和自己达成和解,从内心深处生出一股定力,支撑你走出迷茫。
2.遵循积极主动的原则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这本书中有一个原则叫做「积极主动」,内涵就是一个人要为自己人生负责,不要被感觉左右自己的行动,而是要积极处理现存的问题。
让我从最近的职场迷茫中渐渐走出来的很重要的一点,正是我积极主动地去处理了关键问题。
我直接把现在工作上人员分配的问题反映给了老板,真诚地表达了我的顾虑和担忧,而老板也表示理解,承诺会进一步跟进人员分配的问题。
任何时候,面对糟糕的现状,面对生活的拐点,一个人都有选择一己态度的自由。
拒绝抱怨,多问问自己可以做点什么,积极主动地去做好那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这本身就有助于解决问题,缓解焦虑,让你得到积极的反馈。
3.回归初心
当你迷茫的时候,会不会是你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呢?
记得过去某个午后,我正在为自己文章的不够受欢迎而迷茫焦躁的时候,突然有个问题冒了出来:你为什么坚持写作?
这个问题直击内心,我才发现自己走了这么久竟然忘了原本的初心,开始写作不就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系统能力,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么?
至于受不受欢迎,能不能得到认可,那毕竟不是我能掌控的事情,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,那我迷茫焦虑有何用?
当回归初心,重新找回出发的意义,迷茫反而让我更清楚自己当下最重要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。
4.长线思维,专注于当下
人类的本性就是希望获得即时满足,在得不到的时候,就容易不安,迷茫。
当我们秉持的是短线思维,在眼前的结果并不如意之时就容易心生不满,甚至怀疑否定自己,认为自己一无是处。
亚马逊集团的CEO杰夫·贝索斯曾说——
“你做的每一件事,如果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,那和你同台竞技的人会很多;但是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,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,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。”
贝索斯所秉持的就是一种长线思维,从更远的未来看现在能做的事情。
这种长线思维会让我们保持耐心,脚踏实地地专注于当下该做的事情,从而不会变得急于求成,更不会把宝贵的时间和心智能量消耗在自己制造的恐惧上。
我上一周在迷茫之际去见了一个创业者,我跟他说,我很想尽快开展自己工作之外的事业,但是却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,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个结果。
他却告诉我,在创业之前,他看了2000多本书,积累了8年。
与时间为友,是我们能够对抗迷茫的利器。
当我们用长线思维去看自己的成长过程的时候,才不会被眼前的迷雾所遮蔽,从而能够在人生的拐点,看到未来更远更长,更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
四
哲学家庄子也有个很经典的论述——
“事若不成,则必有人道之患;事若成,则必有阴阳之患。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,唯有德者能之。”
这就是说,当事情不成的时候,会有显而易见的麻烦摆在你面前;当事情成了之后,你又会面对一种更加复杂的新的生活场景,而你又将会遇到新的问题和麻烦。
在这个世界里,问题总是层出不穷,麻烦总是来去不绝,而生活,就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。
所谓迷茫,不过是你走到了人生的拐点,遇到了新的问题。
这时候,你有了一次审视自己,重构自己的契机。
吴伯凡老师在他的文章里曾说,我们头脑中有两种东西,一种是信念,一种是妄念。信念可能是最终也没法实现的东西,但坚守信念,极度认同信念的时候,它会对你的心智实施很好的管理,避免你的心智被各种细枝末节所绑架,陷入到一种恐惧,焦虑,迷茫的无价值感当中。
马云经常说,“我们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,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”。
在这个人生的拐点,你得要相信自己可以走出迷茫,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当你走过了迷茫,那人生就此展开一个新的篇章,而你在人生的转角,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。
而迷茫只是一面镜子,你是怎样,你的世界就是怎样。
来源:左岸读书
当你彷徨时,可以进入励志人生瞅瞅,让你找到坚定的人生信仰;当你迷茫时,可以进入励志人生看看,让你重新找到奋斗的目标;当你失落时,可以进入励志人生逛逛,让你重拾生活的信心…每天一篇励志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