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怀左同学
1
前些天朋友给我转了一条新闻,说某电商HR在某学校校招时涉嫌歧视学生,称管培生只要985/211。因为没有事先说明,致使该校部分投递这家公司的学生计划落空,引起众多师生不满。
分享完信息后,朋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。大学毕业前夕,他从自己所在的二本院校,去一家211学校参加校招,面试一家五百强企业。
收到的回复很简单:“你们怎么跑这里来面试了?不好意思,我们公司不收二本大学的学生”。对方语言简洁,态度坚决。
在二本大学努力了四年,我最终收获了无数个“不好意思”。那种心酸和无助,很多人不懂,但还有很多人懂。
2
我本科就读于山东本地的一所二本院校,人们说上大学后和之前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,我能亲身体会到。
一边是以前考入名校的同学,保研留学参加各种大型活动,一边是身边同学,找工作考研各种灰头土脸。
不同院校,资源差距很大。我们保研只能保本校,来学校招聘的企业,大多数都没有听过,因此更多人的出路中规中矩。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讲座,没有过硬的教学设备,缺名师,缺资金,缺方向……我们有的,就是想向上的心和笨拙的努力。
来自二三本学校的学生,缺的不是智商和努力,真正缺的,是机会。机会少,导致眼界窄;眼界窄,导致放不开;放不开的最后,更多人选择了将就和稳定。
3
去年毕业的一个博士师姐,学术能力超强,博士期间公费到海德堡大学进修,并发表了很多被老师们一致称赞的论文。
但就是这样真心爱学术,并且实力过硬的人,因为本科不行,还是没办法直接在好学校任教。于是她选择了继续做博士后,希望毕业后可以留在一所不错的研究所。
大家都在喊“不以成败论英雄”,但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施展才华,已经被大大小小的门槛,隔离在了门外。别人在努力时,我们只能比他们更努力,才能拼得那一点点机会。这是留给像我们这些二三本高校普通学生唯一的路,如果自己再不争口气,最后被超越的,绝不止一星半点。
4
前两天去厦门,同学在那里当高中教师,她一连串的抱怨和用实际情况说明的工作不易,让我触目惊心。她年薪十几万,但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,这让还在学校里享受生活的我情何以堪。
工作了的他们说,学生时代的抱怨都是矫情。真正工作后,老板明天需要的材料,你今晚就是哭着熬夜也必须弄出来。先生存,再生活,所有的矫情和懒惰,最后都会付出成倍的代价。
来自二三流大学的我们,要做的,还有很多很多,我们要付出的努力,也必须是更多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