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读最新生命从六十岁开始,如果您需要激励,这里就是您的最佳选择。困了累了,到这儿充充电,再继续往前走,人生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。
1937年2月姜淑梅生于山东省巨野县农村,因生逢乱世,和大多数人一样,很难有学习的机会,早年读过几天书,后来忘得差不多了。
1960年成家后的姜淑梅为了躲避饥荒,和丈夫“跑盲流”来到黑龙江省安达市,在一家砖石厂做了临时工,在这片土地上,她与丈夫生育了6个儿女。
1996年,丈夫因车祸去世,姜淑梅的精气神儿似乎被抽走了,为了使悲伤与绝望中的母亲转移注意力,女儿艾苓将她接来,还提出让她认字,并将它作为母女交流的一种方式。在艾苓看来,每天认字写字,可以让母亲从悲伤里解脱出来,减轻对父亲的思念。
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姜淑梅开始了自己的识字之旅。女儿、身边的孩子都成了她的老师,牌匾、广告、说明书、电视字幕,都是她识字的教材。艾苓想不到已60岁的母亲学得非常认真。
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学,一个字一个字地记,姜淑梅坚持不懈,识字越来越多。一年后,她就能读幼儿故事书了。
时光在姜淑梅的勤奋、坚持中悄然流逝,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,她能认识四千多汉字。认识的字多了,姜淑梅的“野心”也大了起来。
一次家庭聚会时,姜淑梅对大家伙说,“我想跟小女艾苓学写作。”话音一落,平时不苟言笑的三哥哈哈大笑,二女儿借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说:“赶紧写吧,东边茅楼儿没纸了!”大儿子说:“娘,你要是发表了文章,胡主席都会接见你了!”
她认为他们太瞧不起人,她相信自己一定能行,就暗下决心学好写作。
艾苓没有取笑母亲,她发自内心地说:“妈,你写吧,我支持你!”
刚开始时,几张纸、一支笔、一块橡皮,写写擦擦,姜淑梅就把写作当成玩儿,只当消磨时间了。
写着写着她找到了乐趣,就爱上了写作,感觉天短了,时间不够用了,她的生命好像重新开始了……
她着迷于写作,就像一个穷孩子,从来没玩过玩具,忽然间得到一堆积木,就堆啊堆啊,玩啊玩啊,乐此不疲。有次,姜淑梅左胳膊摔得骨折了,动手术时,一声没吭。三天之后她就拿笔开写了。艾苓叫她多歇几天,她说:“写东西了就不难受,闲着才难受。”
姜淑梅越写越顺,不仅写自己的故事,没事还出门“上货”,就是听别人讲故事。她每天早晨3点醒来,写到5点钟左右出去跳操,回来吃过早饭,上午要么写东西要么看书。写作和看书都在客厅沙发上,把稿纸放腿上写,趴枕头上写,累了就仰在沙发上打一会儿瞌睡。
艾苓仔细阅读母亲的文章,她惊喜地发现,母亲文风朴实,直白的语言,毫无做作的叙事风格,鲜活感人的故事……没有经历过战乱、饥荒年代的人,不可能写出这样的细节!而这种写法最为生命力最为震撼力!
往昔的苦难和不幸就像埋在姜淑梅心里的种子,经过多年孕育,长成了大豆、高粱、谷子、玉米,现在到了丰收的季节。2013年8月姜淑梅已写出了130个大大小小的故事。10月,在艾苓的帮助下,姜淑梅挑选出60个故事,在76岁这年出版了《乱时候,穷时候》,全书分为三部分,讲述了百年来,作者亲身经历的民国时期、抗战时期、新中国成立后的“乱穷时期”。该书引起读者和网友的热烈反响,被称为:“每个字都钉在纸上,每个字都戳到心里!”众多读者、网友感动落泪。
2014年春,七十七岁的姜淑梅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。
2014年夏天,姜淑梅的第二本书《苦菜花,甘蔗芽》上市,好评如潮。
写作使姜淑梅开始了新的、有意义的生命历程。如今她正在写第三本书。她乐呵呵地对女儿说:“俺要每年出一本书,跟辣椒似的,老了老了,倒更红了。”
生在乱时候,长在穷时候,吃的是苦菜花的姜淑梅终于盼来了甘蔗芽。现在的她不必像以前终日忙于生计,她有了自己的生活乐趣。平常在家,除了读书、写作,她学会了弹电子琴,学会了唱歌,有时忙中偷闲地和女儿一起听演唱会。她几乎每天要晨练一两个小时,在坚持锻炼方面一直不输给年轻人。
姜淑梅乐观积极的态度,不仅让自己有所收获,还影响了周围的人,特别是家里的晚辈。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位成员,这就是长辈的力量,同时也是榜样的力量,她成就了一本励志传奇!
当你彷徨时,可以进入励志人生瞅瞅,让你找到坚定的人生信仰;当你迷茫时,可以进入励志人生看看,让你重新找到奋斗的目标;当你失落时,可以进入励志人生逛逛,让你重拾生活的信心…每天一篇励志文章